地下室漏水怎么堵漏?本文將通過太倉市某小區(qū)地下車庫防水堵漏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地下室堵漏方案!
一、工程概況
本文以地下室堵漏公司太倉市某堵漏工程為例進行分析,該工程地處長江入??陂L江與大海沖擊的沙洲平原地段,負一層地下室頂板及墻板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裂縫滲漏。
二、地下室滲漏的原因剖析
(一)砼自身原因
1、應力變形產生裂縫形成滲漏:
a、塑性裂縫產生在砼硬化前后,砼硬化前處于塑性狀態(tài),砼硬化前發(fā)生化學變化,產生水化熱,硬化時,水分蒸發(fā)或散失,砼體積產生收縮,但與砼共同作用的鋼筋未收縮,故形成一股集聚應力,產生裂縫;
b、砼自身勻質性的影響:因坍落度、外加劑、粗骨料的差異,影響砼的勻質性,造成砼的彈性模量變化,故收縮變形時產生集中應力,導致裂縫,產生滲漏。
2、溫度變形產生裂縫形成滲漏:砼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產生裂縫;砼表面溫度與外界氣溫產生裂縫。
3、砼原材料不符要求(砂石含泥量大、級配不均勻等)產生裂縫滲漏。
4、砼的和易性不符要求產生裂縫滲漏:流動性大(水灰比較大),易產生孔隙;粘聚性?。槐K孕?,水分容易流失,產生離析形成蜂窩、孔隙。
(二)地基沉降因素(略)
(三)設計因素產生裂縫滲漏
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造成滲漏:外部地下水通過外側面很薄的鋼筋保護層進入底板、墻身鋼筋周圍,鋼筋腐蝕使砼有縫隙,順鋼筋方向,向地下室內部滲水。
(四)施工因素產生裂縫滲漏
1、振搗因素:
a、振搗不均勻,時間短,易產生孔隙、裂縫滲漏;
b、振搗方法不科學。墻根與底板交界處漏水:分析其滲漏原因,是由于振搗下一步底板混凝土時,前一步已振搗完的底板和墻根20~30厘米高混凝土受牽連振動,使砼振搗不密實,產生孔隙、裂縫滲漏。
c、外墻柱交接處和拐彎頂板內鋼筋集中區(qū)出現(xiàn)漏水,原因是這些部位空間小,澆搗困難,混凝土不易密實,造成滲漏。
2、模板因素:
a、模板中有雜物造成滲漏:混凝土中有木楔、磚頭等雜物時易造成滲漏;
b、外墻豎向施工縫鋼板止水帶處支模時端頭未封堵密實,產生漏漿漏滲。
3、其他因素:
a、沉降縫止水帶偏位產生滲漏:由于縫中橡膠止水帶固定不牢固,澆筑混凝土時經常跑位,水平止水帶下方混凝土不易密實,形成孔洞、蜂窩、麻面等形成滲漏。
b、鋼管接頭不嚴形成滲漏:由于混凝土內預埋的配管,其接頭粗糙不嚴密,水進入混凝土中,再從鋼管接頭進入管中,由內墻面接線盒或沿鋼管周圍向室內滲水。
c、預留洞口、模板拉桿、施工縫處的止水鋼板等處產生的裂縫滲漏;
d、外墻防水層做法不合理形成滲漏;
e、整改不到位滲漏:由于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出現(xiàn)蜂窩、麻面、孔洞,處理時,未剔除松散混凝土,沒用摻外加劑的同比例細石砼修補即抹砂漿,且砂漿又不密實,導致混凝土疏松產生滲漏。
三、采取的質量控制措施
(一)事前預控
1、認真消化圖紙,組織圖紙會審;
2、編制具有操作性強的專項施工方案;
3、施工前進行徹底的施工班組交底;
4、盡量采取砼60d時的強度作為設計強度;
5、在砼配合比中摻加1級粉煤灰、明礬石膨脹劑、減水劑等外加劑;
6、迎水面的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建議設計時間,外墻外側鋼筋保護層適當加厚;施工翻樣、加工、綁扎鋼筋時應取負差,避免鋼筋由于脹模造成幾乎無保護層,綁扎的鐵絲不得接觸模板;
7、外墻迎水面應增設一層抗裂的鋼筋網片其的間距不應大于150mm;
8、地下室墻板結構宜采用變形鋼筋,且水平筋宜設在豎向筋的外側;
9、底板及外墻宜附加SBS等防水層增強層。
(二)事中控制
1.模板的質量控制:
a、必須將墻身模板內的雜物徹底清除;
b、外墻豎向施工縫止水帶處支模時應采用木模或竹編模板嚴密封堵;
c、固定模板用的對拉螺栓必須加止水環(huán)。
2、施工縫(后澆帶)的質量控制:
a、施工時應排除地下水,并保持低于防水砼500mm以上;
b、金屬止水帶應折邊,連接接頭應滿焊,焊縫應合格;
c、焊鋼筋骨架將止水帶準確定位及固定,待水平止水帶下方混凝土澆搗密實后,再固定止水帶;
d、膨脹止水條的7d的膨脹率不應大于最終膨脹率的60%;
e、施工縫、后澆帶處砼澆筑前應將其表面的浮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并鑿到密實砼然后鋪設去除石子的水泥1:1的水泥砂漿或砼界面,并及時澆筑;
F、后澆帶處的底板及外墻應附加一層防水層;
g、后澆帶的鋼筋應進行重新整理、加強、綁扎到位;
h、后澆帶處的砼應在其兩側砼澆筑完畢后42~60d后再進行澆筑;
i、后澆帶處的砼強度等級應提高一級,宜用早強、補償收縮的砼。
3、商品砼的質量控制:
a、嚴審商砼廠家,并對其實體質保措施核查;
b、澆筑前實地核查商砼廠家的原材料及計量設施(可駐場跟蹤監(jiān)督);
c、審核防水砼配合比,粉煤灰等外加劑的含量是否超標;
d、砼開泵澆筑時潤泵的砂漿嚴禁澆筑到結構內;
e、應安排專人實時不同批次抽查砼的坍落度;
f、當砼發(fā)生離析時,必須進行二次攪拌;
g、當砼坍落度損失后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應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漿或二次摻入減水劑進行攪拌,嚴禁直接加水攪拌后投入使用;
h、夏季施工時,應采取降低原材料溫度、減少砼運輸時吸收外界熱量;
4、砼澆筑及養(yǎng)護:
a、盡量安排在夜間施工,避開白天的高溫時段;
b、振搗時應達到表面冒出氣泡,砼不再下沉為止,力求快插慢抽,且布點均勻,做到不留盲點及死角,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漏振不輕振,必要時輔以超聲波的儀器增加檢查力度;
c、砼應采用分層澆筑,每層厚度應控制在500~700mm,插入式振動器應分層振搗,排除泌水后進行二次收漿壓實;
d、在振搗下部底板混凝土時,不要將振搗棒插到上部混凝土內及兩部混凝土交界處,要離開一定距離,且應大于振搗棒振幅距離,避免已振搗完的底板和墻根混凝土再次受振搗;
e、外墻鋼筋密集區(qū)采用豆石混凝土澆筑,并派專人管理;
f、嚴格掌控收光及抹光時間;太早無法操作,太遲,過了初凝期,宜進行二次抹光,表面處理,對消除砼表面裂縫,塑性收縮變形很重要;
g、澆筑時,項目部需加強現(xiàn)場管控力度,全程監(jiān)督,安排專人值班;
h、砼結構在澆筑完畢后12小時內應覆蓋并保濕養(yǎng)護(覆蓋塑料薄膜或化纖織物,定人定時澆水養(yǎng)護,最初3天每隔2-3小時澆水一次,以后每日至少3次,養(yǎng)護時間應少于14天);
i、砼強度小于1.2N/mm2時,不得擾動或施工;
j、拆模后固定模板用的對拉螺栓截除后應及時將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室,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k、外墻做防水層前,必須把結構基層清理干凈,先抹水泥砂漿找平層,并且趕平壓光。因為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存在較多水眼;
m、基坑回填時,不應直接用車往基坑翻倒,以免砂石損壞防水層。
(三)事后(堵漏)控制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再好的方案及措施也有可能出現(xiàn)差錯,因為方案最終是由人去執(zhí)行落實的,故本地下室堵漏工程也不可避免,好在項目部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積極應對,采取不同多種組合措施,收到了較佳的效果。具體為:
1、堵漏原則:采取剛柔結合、膨脹增強結合,外剛內柔的原則,即內部必須選用在水中能灌漿、能膨脹、能滲透的柔性注漿堵漏材料,外部封堵采用剛性高強堵漏劑。
2、堵漏措施(必須通過剔鑿找清漏水點、漏水線,有針對性地進行堵漏)
a、對沉降縫堵漏必須在縫內進行,采用剛柔結合、膨脹增強結合4道堵漏防線效果甚佳,即由里向外依次為柔、剛、柔、剛4道防線;
b、對埋件周圍漏水堵漏,剔鑿一定深度后,采用無機滲透性剛性防水材料和速凝劑堵漏;
c、對線管內部滲漏水堵漏,在堵漏時必須塞實;
d、對重點漏水部位和沉降縫堵漏應采用多道防水線。
四、總結:
以上是金湯堵漏公司為您整理的地下室滲漏的產生原因分析及防治的主要措施,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了解更多防水堵漏知識,歡迎關注金湯防水堵漏專網。